A. 浇筑混凝土时不留施工缝
B. 增加水泥用量,采用细石混凝土
C. 充分湿润模板,不过早拆模
D. 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
搜题
第1题
A. 浇筑混凝土时不留施工缝
B. 增加水泥用量,采用细石混凝土
C. 充分湿润模板,不过早拆模
D. 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
第5题
A. 需分层修补
B. 洇湿基体表面,刷掺水重10%的108胶水泥浆一道
C. 紧跟抹1:1:6混合砂浆
D. 每遍厚度应控制在12~20mm
E. 每遍厚度应控制在7~9mm
第6题
A. 轻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混凝土
B. 轻混凝土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
C. 轻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
D. 轻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小于2800/m3的混凝土
E. 轻混凝土就是轻骨料混凝土
第7题
A. 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脚手眼等孔洞填堵严实
B. 混凝土墙表面凸出较大的地方应事先剔平刷净
C. 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应先刷一道1:4-108胶:水的胶水溶液.再用1:3水泥砂浆分层填补
D. 加气混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和板缝处.宜先刷掺水泥重量10%的108胶的素水泥浆一道.再用1:1:1混合砂浆修补抹平
第8题
A. 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脚手眼等孔洞填堵严实
B. 混凝土墙表面凸出较大的地方应事先剔平刷净
C. 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应先刷一道1:4—107胶:水的胶水溶液,再用1:3水泥砂浆分层填补
D. 加气混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和板缝处,宜先刷掺水泥重量10%的108胶的素水泥浆一道,再用1:1:1混合砂浆修补抹平
第11题
A.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B.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
C.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D.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E.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第15题
A.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B. 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C.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D. 混凝土内掉入器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E.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强度太低
第16题
A.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B. 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C.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D. 混凝土内掉入器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E.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强度太低
第17题
A.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以抵抗继续浇筑混凝土的扰动
B. 施工缝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1日混凝土紧密结合
C. 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大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D. 柱子应留水平缝,梁、板和墙应留垂直缝
第18题
A. 框架梁支座部位混凝土有蜂窝
B.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C.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D. 圈梁箍筋少量露筋
第19题
A. 浇筑高度2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设置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B. 浇筑高度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设置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C. 悬挑的混凝土梁、檐、外墙和边柱等结构施工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用一般安全立网封闭防护
D. 悬挑的混凝土梁、檐、外墙和边柱等结构施工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应设置防护栏杆即可
E. 悬挑的混凝土梁、檐、外墙和边柱等结构施工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应设置防护栏杆,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
第20题
A. 浇筑高度2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设置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B. 浇筑高度1m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设置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C. 悬挑的混凝土梁、檐、外墙和边柱等结构施工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用一般安全立网封闭防护
D. 悬挑的混凝土梁、檐、外墙和边柱等结构施工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应设置防护栏杆即可
E. 悬挑的混凝土梁、檐、外墙和边柱等结构施工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并应设置防护栏杆,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
第23题
A. 净用量
B. 有效消耗
C. 操作损耗
D. 非操作损耗
第24题
A. 现浇混凝土构造柱不扣除预埋铁件体积
B. 无梁板的柱高自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C. 伸入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梁头的体积不计算
D. 现浇混凝土墙中,墙垛及突出部分不计算
E. 现浇混凝土楼梯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
第31题
A. 坍落度是表示塑性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指标
B. 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表示其稠度
C. 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
D. 在浇筑板.梁和大型及中型截面的柱子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选用70~90mm
第33题
A. 每次连续浇筑的高度宜为半个楼层,但不应大于1.5m
B. 浇筑芯柱混凝土时,砌筑砂浆强度应大于1MPa
C. 清除孔内掉落的砂浆等杂物,并用水冲淋孔壁
D. 浇筑芯柱混凝土前,应先注入适量与芯柱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去石砂浆
E. 每浇筑400~500mm高度捣实一次,或边浇筑边捣实
第34题
A.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施工总荷载大于15
B. 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集中线荷载大于20
C.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D.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搭设跨度超过1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E.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15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第35题
A.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施工总荷载大于15
B. 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集中线荷载大于20
C.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D.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搭设跨度超过1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E.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15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第36题
A.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施工总荷载大于15
B. 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集中线荷载大于20
C.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D.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搭设跨度超过1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E.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15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第37题
A.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施工总荷载大于15
B. 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集中线荷载大于20
C.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D.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搭设跨度超过1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E.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15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第38题
A.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施工总荷载大于15
B. 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集中线荷载大于20
C.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D.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搭设跨度超过18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E. 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15米的模板支撑系统
第39题
A.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B.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
C. 大开间、大柱网、大进深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施工
D. 现浇板柱结构(无柱帽)楼盖
E. 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
第40题
A. 混凝土中的水泥和外加剂总含碱量偏高
B. 使用了活性集料
C. 混凝土是在有水条件下使用
D. 混凝土是在干燥条件下使用
E. 混凝土中掺加了外加剂
第41题
A.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B.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防止桩体倾倒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C.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防止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D.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期间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第42题
A.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B.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防止桩体倾倒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C.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防止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D.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期间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第43题
A.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B.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防止桩体倾倒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C.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防止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D.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期间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第44题
A.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B.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防止桩体倾倒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C.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防止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D.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期间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第45题
A.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B.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防止桩体倾倒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C.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的桩间土体进行加固,防止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D. 宜采用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对灌注排桩进行加固,期间不会有土体掉落对人员、机具造成损害。
第46题
A. A.不承重的侧模板,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规定,方可拆除
B. B.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可拆除
C. C.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D. D.在拆模过程中,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应暂停拆模
第47题
A. A.不承重的侧模板,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规定,方可拆除
B. B.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症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可拆除
C. C.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D. D.在拆模过程中,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应暂停拆模
第48题
A. A.不承重的侧模板,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规定,方可拆除
B. B.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症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可拆除
C. C.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D. D.在拆模过程中,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应暂停拆模
第49题
A. 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B.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C.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以抵抗继续浇筑混凝土的扰动
D. 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时,需满铺一层厚20~50mm的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同水灰比的水泥砂浆,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E.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洗、清除水泥浆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的混凝土层
第50题
A. 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B.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C. 在施工缝处继续淺筑混凝土时,应待淺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方可进行,以抵抗继续浇筑混凝土的扰动
D. 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时,需满铺一层厚20~50mm的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同水灰比的水泥砂浆,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E.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洗、清除水泥浆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的混凝土层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